
2022公共基礎知識之法律知識:準合同之不當得利
2021年《民法典》將不當得利納入準合同的范疇,那么不當得利是什么?準合同又是什么?《民法典》將不當得利納入準合同有何依據呢?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來學習不當得利這個知識點。
看籃球比賽時,每場球員的成績可以用“三雙”來衡量,即“得分上雙位數,助攻上雙位數,籃板上雙位數”,而某項數據不到雙位數時,比如“30分、12助攻、9籃板”,便可以稱之為“準三雙”,即不是“三雙”但是和“三雙”很接近。那準合同也可以這樣理解:類似于合同,但不是合同。首先“不是合同”是從性質上進行的區(qū)分。因為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意定的,而不當得利這種準合同則是發(fā)生的民法所規(guī)定的情形。其次,“準”表現在不當得利一經發(fā)生,雙方當事人之間便產生了一種債權債務關系,且需要尊重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在這一點上,它與合同是類似的。因此將“不當得利”納入準合同的范疇,即雖然其不是合同但又類似于合同。
一、案例分析
劉老師雙十二在某淘寶店買了一件毛衣,結果店主多發(fā)貨發(fā)了兩件,劉老師自認為撿到便宜,并未聲張。
思考:若店主聯系劉老師要求退還多發(fā)的商品,劉老師能否以店主失誤為由不予歸還?
二、知識剖析
不當得利的考察方式主要是案例,在選擇題中給出幾個案例分析這一行為能否適用不當得利,因此,不僅要了解不當得利的概念,把握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也是十分必要的。
1、概念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
2、構成要件
(1)一方獲得利益
【點撥】
獲得利益,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實而使財產總額增加。即利益必須是財產利益,才會構成不當得利。比如,張三(男)偷看李四(女)洗澡,也是侵犯了李四的利益,但是一種人身利益,此時李四就不能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張三返還“利益”(即李四還要求看一遍張三洗澡)。
即使是財產利益,也不能對對方是一種推之不及的利益。例如,在路上開車等紅燈等得好好的,突然有人過來擦車玻璃,擦了幾下敲窗戶要五塊錢,這里要的這五塊就沒有任何合法依據,“使他人的車玻璃變干凈”這種利益顯然是未經同意強加他人的,顯然不能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支付。
(2)他方受損失——排除“反射利益”
【點撥】
如果僅僅有人獲利但是無人受損,是不構成不當得利的。比如,我家的小區(qū)旁邊新建了地鐵站,小區(qū)房價因此升值,我獲利但是無人受損,屬于“反射利益”,不屬于不當得利。
(3)獲利與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
【點撥】
我在自動販賣機買水,投完幣水流出來,緊接著硬幣也掉出來,我若取走硬幣,便構成不當得利。這件事中,正是因為我獲得了本不屬于我的硬幣這種“利益”才導致了販賣機的所有人受到了損失。
(4)獲得利益沒有合法依據
“不當”就是指一方獲得利益沒有合法的依據。因此,一方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應當返還給當事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非法利益”不納入不當得利的范疇。
【點撥】
以賭債為例,若我和楊老師打撲克輸掉五百元,那么我不能以不當得利為由請求楊老師返還已經支付的五百元,因為這種“非法利益”的給付本身就是違法的,更不能請求返還,最終會被人民法院依法收繳。
3、不當得利的法律效力
不當得利成立后,受害人有權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受益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因此,回顧先前的案例,劉老師不能以店家失誤為由不予歸還。
進一步思考,若使用不當得利獲得了新的利益,這部分新的利益應該給誰呢?
【點撥】
我去取錢,取了一萬結果吐出來兩萬,若我利用多出來的一萬炒股投資賺了兩千元,那這兩千元應該給誰呢?顯然,給自己(受益人)或者給銀行(受害人)都會造成交易和金融秩序的混亂,會讓人們產生“利用不當得利的錢生錢”的歪心思,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扣除必要的勞務費用后上交國家納入國家財政收入,這樣才有利于穩(wěn)定金融秩序。
4、不構成不當得利的情形:
(1)履行道德義務而為的給付(公序良俗:贍養(yǎng)父母)
(2)債務到期前的清償(依據:債權)
(3)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清償(替他人還錢)
【試題練習】(單選)下列哪一情形產生了不當得利之債?( )
A.甲的房屋受地鐵影響,房屋升值
B.甲欠乙款,提前支付全部利息后又在借期屆滿前提前還款
C.甲向乙支付因前晚打麻將輸掉的2000元現金
D.甲在乙銀行的存款賬戶因銀行電腦故障多出1萬元
【答案】D【解析】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A項屬于反射利益,即有人獲利但是無人受損,不選;B項屬于債務到期前的清償,依據是先前的債權,不選;C項為典型的非法利益——賭債,賭債的給付本身就是非法的,更不能以不當得利為由請求返還,最終會被法院依法收繳,不選;D項中甲多獲得的1萬元是由于乙的損失造成的,且無合法依據,故本題答案為D。
【考點點撥】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不當得利,大家備考時,對于不當得利要重點掌握構成要件,并且要結合案例進行理解,不當得利考查的時候,主要以理解性考查為主,結合案例考查的比較多。